墨西哥市禁血腥鬥牛:保護動物權益與文化傳統的拉鋸戰

Animal Slave
2025-05-07

墨西哥市議會日前以壓倒性票數(61票贊成、1票反對),通過了一項劃時代的法案,正式禁止傳統具暴力成分的鬥牛活動。此舉一出,即時引發雙方激烈反應,動物權益支持者視之為重大勝利,而鬥牛文化支持者則憤怒抗議,直言這是對數百年傳統的挑戰。

「無暴力鬥牛」成新模式

根據新法例,鬥牛士不得再使用任何尖銳器具,例如劍或長矛,活動中亦禁止殺害或傷害牛隻。每場鬥牛限制為15分鐘,每場活動最多只可安排六場鬥牛。即使如此,鬥牛活動本身仍可進行,只是需改以「無暴力」的形式進行,鬥牛士只能用傳統大斗篷及紅布進行技巧表演。

民眾在墨西哥市示威反對鬥牛,舉起寫有西班牙文「人類解放.動物解放」的標語。(圖片來源: euronews.com)

墨西哥市市長布魯加達(Clara Brugada)明言,首都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鬥牛場所在地,不應再以「殘忍為娛樂」,她表示:「我們不能容許以虐待動物作為一場秀,尤其是這種長時間讓動物受苦,最終致死的活動。」她稱這項法案是邁向「尊重動物權利城市」的關鍵一步。

立法者之一的布拉沃·埃斯皮諾薩(Xochitl Bravo Espinosa)也表明,這項改革是嘗試在文化與道德之間取得平衡。她指出:「我的心永遠站在動物福利這邊,但我們亦明白,有很多人靠鬥牛行業維生,例如售賣設備、食物的小販等等,因此新法保留了活動的可能性,只是改變了形式。」

一名示威者身穿公牛服裝,T恤上用西班牙文寫着「反對鬥牛!」,站在墨西哥市議會外。(圖片來源: euronews.com)

傳統支持者的反彈與抗爭

儘管法案背後強調包容與過渡,不少傳統支持者仍不接受,並於議會大樓外激烈抗議,甚至一度嘗試衝破警方封鎖線。抗議者打出標語:「做一個熱愛鬥牛的人不是罪,而是一種光榮。」

四個主要鬥牛組織發出聯合聲明,稱:「這只是我們為捍衛鬥牛傳統而戰的開始。」來自「墨西哥鬥牛運動」的律師拉烏爾·佩雷斯·約翰斯頓(Raúl Pérez Johnston)更指,他們計劃在法律上挑戰這項新法:「目前仍有許多執行細節未明,我們不會坐以待斃。」

而負責管理全世界最大鬥牛場「La Plaza México」的機構亦發聲明,指控新法為「對我們國家最根深蒂固文化之一的明顯威脅」,並批評新形式「完全扭曲傳統的核心精神」。

鬥牛文化與現代社會價值觀的衝突

鬥牛運動自16世紀由西班牙傳入拉丁美洲後,在墨西哥深植人心。當地第一場記錄在案的鬥牛活動可追溯至1526年,時至今日全國仍有逾300個鬥牛場。然而,隨著社會對動物權益的關注日漸提升,自2013年起已有五個州明令禁止鬥牛活動。

2022年,一個人權組織曾成功向法院申請禁令,令La Plaza México暫停營運。雖然翌年墨西哥最高法院推翻該禁令,讓傳統鬥牛一度回歸,但整場文化拉鋸戰並未結束。

反對鬥牛的動物權組織指出,每年全球約有18萬頭牛在鬥牛活動中喪生。他們認為,雖然目前的新法例尚未全面禁止鬥牛,但已是重要一步。推動「沒有鬥牛的墨西哥」運動多年的團體 Animal Heroes 更表示:「沒有流血的鬥牛,只是開始。我們會繼續努力,直到完全廢除為止。」

經濟與文化的平衡爭議

鬥牛活動在墨西哥不僅是文化表演,更是一門大生意。全國鬥牛育種協會指出,該產業創造約8萬個直接職位、14.6萬個間接職位,總產值高達4億美元。支持者認為,單單2019年在La Plaza México舉行的活動中就有168頭牛隻遭屠殺,佔全國牛隻出生數量極小,對經濟價值遠超其負面影響。

墨西哥市擁有全球最大的鬥牛場(如圖所示),可容納多達40,000人。(圖片來源: dw.com)

綠黨議員赫蘇斯·塞斯瑪(Jesús Sesma)則在議會中發言強調:「我明白部分市民今天會感到挫敗,但我們要說的是,沒有人因此失去工作。這是一個中間方案,讓活動能持續,但不再以暴力為本。」

未來的走向

新法將於未來幾日內正式實施,並預計於七個月內頒布完整執行規則,包括如何規劃「無暴力鬥牛」的具體方式,屆時將廣納各方意見。

是次立法成為一道文化轉型的重要分水嶺,它不單牽涉動物保護,更反映了墨西哥社會在傳統與現代價值觀之間的深層次對話。

上一篇
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.
下一篇
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.